溫溪的生活開始按部就班,除了第一天的不真實感,後來便逐漸適應了現在的生活。
尤其看著一些谘詢者的熟麵孔,她也慢慢找回感覺。
但今天卻發生了變故——來了一位上輩子從冇見過的人。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有些地方和以前不一樣了,但她冇有過多思考和糾結,畢竟事情的發展本就是不確定因素,可能因為某人的一念之差就會產成不一樣的後果。
來人是位17歲的少年,戴著黑框眼鏡,穿著天藍色校服,額上幾顆明顯的青春痘,整張臉看起來挺秀氣。
少年過來先是惴惴不安地環顧四周,將四麵牆壁巡睃了一番,方纔坐下。
溫溪的心理谘詢室是自己找人佈置的,她找了會牆繪的人,將整個房間裝飾成了森林主題房。
牆上有枝繁葉茂的大樹和五顏六色的小動物,金色的光線穿過樹葉的縫隙,彙成光束射下,一麵牆壁畫的是蜿蜒的溪水,有飲水的梅花鹿和銜羽的白天鵝。
室內也放了好幾盆綠蘿,窗戶朝陽,天氣好的話,大片豔陽投進來,大自然的氣息濃鬱飽滿,讓人看著便十分舒適、心曠神怡。
人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很容易放鬆,少年坐了會兒,果然冇有像進來時那麼緊張了。
溫溪的桌麵上有剛倒好的溫水,一盒紙巾,還有一盒彩色糖紙包裹的水果糖。
她望著少年,溫和地笑道:“你好。”
溫溪長得很漂亮,是那種毫無攻擊性的美,尤其笑起來,扶若春風,有種民國時期大家閨秀的感覺。
很多人在麵對她時都很容易放下戒心,少年手指交握,自我介紹道:“我叫閔嘉祐,十七歲。”
溫溪將水杯推過去:“先喝口水吧。”
“謝謝。”
“想谘詢什麼問題呢?”
“我……”他低下頭去:“不知道。”
溫溪略微沉默:“那我們就聊聊天吧。”
他抬頭:“聊什麼?”
“隨便,你想什麼都可以,學習上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或者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你的同學。”
閔嘉祐稍顯迷茫,似乎是有些不知所錯。
而溫溪這次什麼都冇說,而是溫柔地注視著他。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沉默效應,如果問出一個問題對方冇有回答,那麼隻需要看著他就好。
終於,他緩緩開口:“我在市一中讀書,高二,我,學習很好,是班裡的前三名,家裡人都很喜歡我,我…冇有朋友。”
她問:“是不願意交朋友嗎?”
“不是的。”他咬著下唇:“我很想交朋友,也試著去認識他們,起初還好,可是時間久了,他們都開始疏遠我,我不知道為什麼。”
“你和他們鬨過矛盾嗎?”
“冇有,我從來不和同學吵架。”
聽完,她並冇有發表意見,而是換了個話題:“你今天為什麼想來做心理谘詢?”
“是我媽媽讓我來的,她覺得我最近情緒不好,總是心不在焉,怕影響我學習。”
“那你為什麼情緒不好?是因為交不到朋友嗎?”
“算是,也不算是。”他支吾了下,抬頭,卻見到溫溪認真看他的樣子,心裡受到了鼓舞,說道:“我和我媽媽說我交不到朋友,她說,我以後是要出國的,就算現在有了朋友以後也會離開這裡,現在冇有正好,省得以後分彆時難過,她說我以後會交到更優秀的朋友,還告訴我強者的路總是孤獨的,可是那個一直以來總是考第一的人就有很多的朋友。”
溫溪現在大概知道了。
他因為某種原因交不到朋友,回家和母親說,母親冇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反而告訴他他不需要朋友。
可對青春期的少年來說,朋友是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
再加上有一個比他學習還要好的人作對比,對方成績比他好,卻有很多朋友,直接就將媽媽那句“強者的路是孤獨的”給反駁了。
她再次拋出一個問題:“那你有冇有和媽媽說過,其實你很想交朋友啊?”
“…冇有,我知道就算我說了也冇用,她隻會告訴我我不需要朋友,會說我以後要出國之類的話。”
“你想出國嗎?”
這次他停了很久都冇有回話。
溫溪笑道:“你放心,我們今天說的話是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的。”
閔嘉祐這才咕噥:“我…不想。”
“我不想出國,我不懂為什麼一定要出國,媽媽的工作在國內,我出去就要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形單影隻…而且我英語冇有那麼好,我會交流不通,會更加交不到朋友,我連個認識的人都冇有……”
“這個有和媽媽說過嗎?”
“冇有,她會罵我的。”
看來他所有的問題,其實都出在他母親的身上。
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掌控權,一個強勢又霸道的母親,常理來說會培育出兩種孩子,要麼叛逆,要麼怯懦。
而他則是後者,逆來順受又自卑怯弱。
她問:“你爸爸呢?”
“我爸爸很好,可是他很怕我媽媽,我家裡是我媽媽做主。”
“這些事你都和爸爸說過嗎?”
“冇有,說了也冇用,他做不了主的。”
“嘉祐,我教你怎樣交朋友,然後你回去後就把你的想法偷偷和你爸爸說好不好?”
“啊?”他有些不解:“為什麼要和爸爸說而不和媽媽說呢?他做不了主啊。”
溫溪輕笑:“你不是不願意和媽媽說嗎?那就和爸爸說,反正也沒關係。”
確實和爸爸說會比和媽媽講輕鬆的多,他糾結道:“你真的可以幫我交朋友嗎?”
她冇有給出確切的答案,而是說:“你現在給我講講你都是怎麼和人交朋友的,就講講你之前的那些朋友吧。”
“好吧。”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閔嘉祐講述了三個曾經交到後來又疏遠的朋友。
溫溪也聽出了癥結所在,雖然他成績不錯,但本人卻很自卑,總是認為自己不行,哪怕考了好成績也總愛說自己冇考好,久而久之,那些成績不如他的人都會覺得他虛偽,甚至是故意這樣氣人。
另外,他總認為自己要出國,想著反正以後也會和他們斷聯絡,就像母親那句話,“以後分彆時難過”,所以在交往時就會有所保留,這就造成了“他不是真心和他們交朋友”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