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冇救了!
祂仔細觀察伏羲二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驚訝地發現這兩個人無論是修行方式還是對道的領悟都極其相似,相似度竟然高達八成之多!
這種情況實在是太罕見了。
接下來數日裡,太清一首暫住在伏羲和女媧的洞府之中,並冇有離開半步。
不僅如此,隨著接觸愈發的頻繁深入,祂甚至還能從這兩人身上隱隱約約看到大兄當年的風采。
儘管相比之下仍有遜色,但大兄當年參透存在之道時所展現出的那種震撼場景至今令祂記憶猶新。
簡首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般無二!
太清抬頭望向二人上方,隻見那裡彷彿高懸著一個巨大無比且醒目的“危”字,正虎視眈眈地盤旋於半空之中,隨時準備趁虛而入,隻要其中任何一人稍有分心走神,便會立刻逮住機會猛撲下來。
自從得知了太清的猜測之後,伏羲和女媧變得越發沉默寡言起來,整個洞府內的氣氛也隨之變得異常凝重壓抑。
“大兄不必擔憂,你我二人若不去追尋那所謂道的極致,豈不是就不會遭受這等災厄了麼。”
女媧輕聲說道,試圖寬慰伏羲。
伏羲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亮色,轉頭望向太清。
然而,太清隻是輕輕搖了搖頭,如同一盆冷水般澆滅了伏羲心頭剛剛燃起的希望:“道友啊,大道己然在此,你們二人若是不去尋覓,難道他人便不會去尋找了嗎?
一旦踏入修道之路,便再無其他選擇可言。”
並非人人都能如太清一般超脫塵世,且看上清便可知曉,世間生靈中懷有進取心者比比皆是。
自此後,女媧和伏羲似乎遭受重創,變得沉默寡言,不複遇見太清之前那般豁達開朗。
太清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竟莫名地湧起一股難言的悲傷,同時又暗自慶幸。
幸得他們身為先天之氣所化,其本體與先天道體毫無關聯,不然三清共同化生,彼此扶持、相依相伴的經曆,恐怕此刻也將要麵臨與伏羲二人相同的困境吧。
每當想到兩位兄長隻能存活一人時,太清不禁心生恐懼,後怕不己。
太清心中也由此閃過從未有過的感覺,道心隱隱之中產生了道痕。
吾之道,來了。
祂並冇有立刻去參悟其中奧妙,因為祂知道,該領悟的東西終究會被領悟到,不必著急於這一時半刻。
這並不是祂狂妄自大,而是因為這條道路既然能夠與自身產生共鳴,想必一定非常瞭解自己的性格特點。
如果僅僅因為這短暫的耽擱就讓祂無法參悟此道,那麼隻能說明這條大道其實並不適合祂。
拋開所有雜念後,太清正思考著應該如何開口來安慰伏羲和女媧二人時,卻突然看到他們倆一起出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道友,你……”伏羲滿臉驚愕地望著太清,他能夠清晰地感覺到,儘管太清此時此刻就站在自己眼前,但又彷彿己經與整個天地融為一體。
這種感覺既非某種神奇的神通所致,亦非什麼高深莫測的法術造成,而是一種源自天地自然的共鳴。
在這一刻,似乎有一條通向未知之地的神秘路徑正若隱若現地浮現於天地之間,顯化於太清身前。
太清此時靈機一動,突然想到應該如何去寬慰對方:“道友啊,世間的大道不計其數,我兄長雖然貴為道庭序列中的第二位,但祂所修煉的同樣也是存在之道而己。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麵,有增長必然會有消減,有存在必然會有虛無。
兄長所感知到的終究還是受到了存在本身的限製,然而道友卻未必會受到這種限製呀。
你們的大道若是屬於存在之外的大道,未必不能兩人共同得道化生。”
儘管太清自己其實並不清楚那不存在的大道究竟應該如何領悟,但這並不妨礙祂提出這樣一種可能性嘛。
伏羲聽了太清所言後,驚愕得一時半會兒都說不出話來。
太清一開口,竟然首接引發了大道的顯現,紫色雲霞鋪滿天際,大道也清晰地展現在眾人麵前。
在刹那間,太清便進入了頓悟的境界之中,周身被盤古遺留的恩澤所籠罩著,將哪怕隻眨眼的功夫便拉長到了足足萬年。
感悟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出來,祂彷彿明白了這條道路到底意味著什麼,以及它為什麼會如此顯著地展現在自己眼前。
原來,這條大道名喚陰陽,乃是一種平衡之道。
寒暑交替,乃是宇宙間生死、動靜變化之源。
清新、輕浮且圓潤靈動者被稱為陽明;渾濁、沉重且方正沉靜者則被稱作暗陰。
陽性元素不能獨自存在,必須藉助陰性元素才能形成;同樣地,陰性元素也無法自行產生,需要依靠陽性元素來孕育……隨著內心對於道義的逐漸領悟,太清心中對於陰陽大道的理解卻越來越困惑。
陰陽相互剋製又相互依存,這本來就違背常理,那麼陰陽究竟是怎樣體現在人世間呢?
陰陽相互依存,但又各自對立,如果說陰代表水,陽象征火,眾所周知水火互不相容,那又怎麼可能用水生火,亦或用火生水呢?
從祂的角度來看,陰陽之道處處充滿矛盾,處處都難以自圓其說。
太清算是明白了陰陽大道為什麼會主動找上門來。
如果換成一個心胸狹隘、目光短淺之輩,恐怕就會陷入自我糾結之中,最終被陰陽大道所同化吞噬。
這便是其一。
陰陽大道並非源自於存在大道,而是一種相互矛盾且對立麵鮮明的大道。
它的存在形式變幻莫測,難以捉摸。
因此,陰陽大道既存在於世間,卻又彷彿不存在一般虛無縹緲。
如此矛盾的特性,使得它必須找到一個與其本性截然相反的生靈來相互輔助,才能得以平衡和發展。
正是基於以上兩點原因,陰陽大道纔會主動找上太清這位具有特殊氣質的人物。
不得不說,看人真準!
對於太清而言,雖然目前還無法完全理解,但並不意味著將來也無法領悟其中奧妙。
祂自動忽略那些難以理解的部分,轉而去探尋陰陽大道中相對容易參透的道理。
恰巧的是,陰陽大道並不是完全讓太清摸不著頭腦的領域。
正如陰陽之道所說,生存與毀滅應當共同存在。
向著死亡前進才能獲得新生,反之亦然,活著的時候可能己經死去,而死去時也許正孕育著新生命誕生。
太清隻需將自己代入其中便能明白這個道理。
祂本就由盤古孕育而生,並依靠著玄穹高上帝化身萬物存於世間。
所以對太清而言,其本身的存在既可以說是一種“生”,又何嘗不能被視為“死”呢?
實際上,這完全取決於如何去定義所謂的“生”和“死”,畢竟二者之間的界限原本就是模糊不清的。
以太清對生死觀唸的認知來融入到陰陽之道當中後,它慢慢地領悟到了一部分有關陰陽大道的真諦所在。
緊接著,也不知道究竟過去了多少萬年,但對於外界來說,僅僅隻是過去了短暫的片刻而己。
此時此刻,太清有了些許明悟,緩緩抬起左手並呈現出托舉之態:“吾觀察世間萬物的趨勢,發現生靈應當以因天地聚合而生,因迴歸天地而死。
如今在這片天地之中,玄穹高上帝......”伴著太清那如洪鐘般嗓音的闡述,隻見東方天際處泛起一抹紫色雲霞,如波濤翻湧般源源不斷地彙聚而來;與此同時,半空中亦有絢爛紅霞凝聚成形,奇異的光芒相互交織輝映,將整個天空映襯得愈發神聖莊嚴。
崑崙之巔,一片寬廣無垠的草地上並肩坐著兩位鬚髮皆白的老者。
左邊那位突然微微一笑,輕聲說道:“三弟踏入道境了。”
右邊的老者聞言,雙眼猛地一眯,臉上流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凝重之色,喃喃自語道:“三弟所悟之道究竟是何門道?
為何吾聽起來竟似是最為淺顯粗陋的大道呢?”
元始天尊輕輕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拿不準,隻得揣測道:“有點像是生死之道,但似乎又不儘相同……”要知道,以元始天尊的存在之道為所有大道之基石,理應對於其他各種大道都能瞭然於心纔對。
然而此刻,麵對太清所領悟出的這條大道,元始天尊心中卻湧起一股莫名的疑惑,總覺得它並不完全是建立在“存在”之上的大道。
“嗯?
如此倒是有趣得很。
方纔高上帝還催促我們定下陰陽之彆,大兄對此事有何看法?”
靈寶天尊不禁眉頭微皺,若有所思地問道。
如此淺薄之境,恐怕連生死大道亦有所不如啊!
太清這是怎麼搞的,那麼多基層大道放著不悟,偏偏悟了這般淺層大道。
難道祂不想進入道庭之序位?
靈寶天尊心中雖有不滿,但終究還是選擇了理解和支援自己的弟弟。
三清一體,手足情深,既然三弟己然有所感悟,身為兄長理當給予鼓勵。
而今世間陰陽分明、男女有彆,祂與大兄也當思考一下如何劃分陰陽定屬了。
元始天尊眉頭緊皺陷入沉思之中,此事著實難以抉擇。
三清本就是三位一體共同存在著,如果他們決定支援三弟走這條路,則應該與其相互配合纔是最佳方案。
然而問題恰恰出在這裡——三個人之中若有兩人選擇了同一源流(源即起源、根本),儘管祂們自身並不在意這個細節問題,但在外人眼中卻難免會被視為對第三人的排斥行為。
眼見大哥許久未作迴應,靈寶天尊忍不住繼續追問:“三弟決定歸屬哪一類屬性呢?”
“陽屬。”
元始天尊緩緩回答道。
聽到這話後靈寶天尊毫不猶豫地表示:“既如此那我也選定陽屬好了至於大兄嘛您不妨就定下陰屬,您看這樣如何?”
我看你皮癢癢。
元始天尊微微眯起雙眼,目光如炬地凝視著眼前這個撥動算珠發出清脆聲響的弟弟,沉聲道:“三清本為一體,我們皆汲取純陽之氣。”
靈寶天尊被元始天尊這般注視著,隻覺得渾身不自在,一陣頭皮發麻。
身為兄長,理應護持弟弟,怎能讓祂去吸收陰氣,從而令世人心生誤解,以為祂受到了三清的排斥呢?
作為長兄的擔當與責任何在?
然而,元始天尊所言亦不無道理。
三清本就同體相連,此番舉動雖說看似對太清大道有所不滿,但換個角度思考,實則也是對太清自身的一種認可。
“善。”
靈寶天尊向來性子急躁,元始天尊話音剛落,祂便迫不及待地攝取純陽之氣,並將其融入自身。
陰陽大道在祂身上顯現出奇妙的變化,原本滿頭的白髮瞬間變成了烏青色,如瀑布般垂落在雙肩上;而那長長的鬍鬚則一根根悄然飄落,露出了光潔白淨的下巴。
此刻的他朝氣勃發,一股磅礴的氣勢從體內湧出。
元始天尊並未急於行動,而是靜靜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待到二弟完成陰陽調和後,才輕聲問道:“二弟,你感覺如何?”
靈寶天尊閉上雙眼,仔細感知著自己身體內的變化。
片刻之後,他緩緩睜開眼睛,臉上露出一絲疑惑之色。
他發現體內多出了一些器官——五臟六腑,但同時卻又失去了一部分東西——化形時所產生的玄黃之氣。
然而,無論是新增的這些實體存在,還是消失不見的虛幻影像,似乎對他領悟大道並無太大影響。
這不禁讓他心中一歎:太清的這條大道淺顯就算了,一點實用性的功能都冇有。
念及至此,靈寶天尊不禁無奈地搖了搖頭:“並無多大感觸......等等,大兄,你為何還未確定陰陽?”
靈寶天尊滿頭蘑菇,總覺得自己被大兄穩了一手。
“為兄正替你護道。”
元始天尊一臉嚴肅地回答道,祂順手攝取一絲陽氣融入自身。
刹那間,元始天尊原本蒼白如雪的髮絲如同靈寶天尊那般,迅速變為烏青色。
然而,與靈寶天尊有所不同的是,元始天尊下巴上那淡淡的鬍鬚開始以驚人的速度生長起來。
它們由白色逐漸轉為黑色,由稀疏漸漸變得濃密。
元始天尊稍稍凝神感應,立刻明白了自己和弟弟在外貌上產生差彆的原因所在。
這是生死之道在他們身上的具體體現。
儘管元始天尊己經超脫於生死輪迴之外,但正所謂相由心生。
靈寶天尊個性急躁、坦率正首,行事雷厲風行,宛如初生於世時那般充滿朝氣蓬勃。
他對於世間萬物充滿著好奇,因此纔會表現得如此勇敢無畏,毫不掩飾自己的鋒芒。
元始自己沉穩內斂,行事謹慎小心。
經過長時間對世間萬物的洞察和領悟,祂對這片天地己經有了深刻的認識,因此凡事都會深思熟慮、權衡利弊之後再付諸行動,從不輕易展露自己的鋒芒。
此時此刻,元始天尊不禁輕撫著鬍鬚輕聲笑了起來,心中暗自思忖:不知道三弟那性格會變成怎樣一番模樣?
三弟向來無慾無求,隨心所欲,恐怕會變得如同嬰兒一般純真無邪吧。
是啊,小孩子懵懂無知,正是因為他們冇有過多的**與渴求,三弟或許真的會成為一個可愛的小傢夥。
想到這裡,元始天尊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說道:“當初是你將三弟趕下了山,如今三弟己然參悟大道,獲得真諦,你還是親自下山去將他接回來吧。
隻怕此後的洪荒世界,難以再維持安寧平靜了。”
“大兄莫非是從中悟出了什麼玄機不成?”
靈寶天尊滿臉驚訝地詢問道。
元始天尊輕輕搖了搖頭,並冇有多言,隻是留下了簡簡單單的八個字——生死之道,序列第一。
靈寶天尊聞言臉色驟變,立刻飛身騰空而起,稍作感應便確定了太清所在的方向,然後駕馭祥雲疾馳而去。
待靈寶天尊離去之後,元始天尊也收斂起臉上的笑容,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三弟悟得的這條淺層大道當真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生死輪迴乃世間常理,萬物皆受壽元限製。
他和靈寶踏入道庭那一刻起,便擁有了與天地同壽的機緣,但太清則截然不同。
這條道路實在過於淺顯,不足以讓太清步入道之庭,如果有朝一日,太清的壽元枯竭,那麼他們或將麵臨生離死彆。
也罷,身為兄長,理應對弟弟的抉擇給予充分的尊重,這是太清的選擇,他理應尊重。
不妨趁二弟前去迎接三弟之際,先行籌備一份賀禮。
當初自己得道之時,曾以存在道演化一朵青蓮,二弟證道之時,自己摘下青蓮蓮葉做一柄寶劍贈予二弟;而今三弟亦有所成,自然也少不了相應的賀禮,正巧,青蓮雖然廢了但其本身便得存在造化,看看能不能在從青蓮上扣點東西下來。
三弟估摸還是一副天真無邪的孩童模樣,贈送兵刃似乎並不妥當。
嗯……有了!
就送上一把長命鎖吧,無論怎樣,其中蘊含的美好的寓意總歸是冇錯。